大运会展示中国精彩成都特色

6月10日上午,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抓取了国际超级IP大熊猫、成都城市形象标志太阳神鸟,以及三星堆青铜立人造型等“天府之国”文化标志性元素。

实际上,无论是成都大运会会徽、吉祥物“蓉宝”、火炬“蓉火”、奖牌“蓉光”等,还是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场馆建筑物造型,甚至大运村的陈设细节,本届大运会都设计了很多成都和四川元素,极具特色的中国精彩。

中国精彩成都特色


【资料图】

今年5月,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成都大运会特许零售城市中心集群形象店陆续亮相。其中,蓉宝公仔成为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之后又一个网红爆款。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苗峪源表示,大熊猫是成都最具特色的对外传播标识物和“品牌图腾”,是天府之国享有极高知名度的个性名片。“蓉宝”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这是川剧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会的地方特色创新体现。

有着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成都,不仅拥有具有2000多年历史至今还在使用的无坝水利工程都江堰等众多著名历史并且地标,还积淀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戏曲、绘画、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这里迸发。

世界创意经济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表示:“成都兼具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现代化发展。正因如此,我每次到访成都都是一次愉悦的经历。成都有一种内秀的力量,代表着中国的至善至美。”

如何将中国的至善至美和成都内秀的力量传递出来,是本届大运会设计者的考题。

我国著名设计艺术家许燎源表示,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落地成都,是一个向世界传递成都声音、弘扬天府文化的契机。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从动笔设计到方案发布,历时400余天,其间数易方案。火炬是一个很小的载体,很难承载过多信息含量,所以“蓉火”设计方案中,我们只抓取了大熊猫、太阳神鸟等“天府之国”文化标志性元素。

“蓉火”的外观设计由许燎源及其团队完成。小小火炬,满满寓意,细节设计将中国风格和巴蜀韵味融入国际范儿,正面以大熊猫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出成都乐观友善的态度;火炬顶部融入成都城市形象标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火炬侧面犹如三星堆青铜立人造型,古老的中华文明将在大运会这场年轻人的盛会中被点燃全新活力。

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刘国荣表示,此次大运会奖牌在满足国际大体联要求的同时,着重在设计中加入了中国元素和成都特色。奖牌正面嵌入了一块包含多种中华文明代表元素为底纹的绚丽时光墙,如良渚时期的玉鸟、商周铜人形器、甲骨文等,以此展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璀璨辉煌,彰显光耀九州、迎接大运盛事的从容与自信。

同时,奖牌背面嵌入了一块珐琅并加入成都城市建设的剪影,如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成都博物馆、人民南路立交桥等,目的是向全球大运健儿展示成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多元包容的文化。作为主办城市,我们也希望运动员们回到自己的故乡后,看到奖牌也还能想起成都的美景和在成都度过的这一段美好时光。

不仅会徽、吉祥物等运动会物品,赛事场馆也处处体现了成都特色。比如,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正圆形体育场屋顶,就是由12000多块彩釉玻璃拼成的“太阳神鸟”图案,在银顶上熠熠生辉,历史厚重感与几何结构的未来感生动结合。

另外,凤凰山体育公园是本届大运会篮球比赛的场馆。从空中俯瞰凤凰山体育公园,形似四川盖碗茶的茶盖、茶碗与茶托。而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源于天府之国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特产蜀锦,兼具流畅与灵动。

此次成都大运会共有比赛场馆27个、训练及热身场馆18个。这些场馆将迎来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成都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的名城将向世界展示一届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事。

许燎源表示,体育赛事是人类一次联欢,不管来自何地,不管何种肤色,大家欢聚一堂,这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文明成果共享的平台,在挑战人类极限的同时,实现团结、共通、共融。而体育艺术的本质则是一种对体育精神的表达,每一次艺术创作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机会。

许燎源表示,以火炬为例,根据举办地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其承载着该区域独特的文化特质。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借此进行交流,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

实际上,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几千年前,成都就是一座对外交往和文明交融的中心。

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和玉石器等部分特征分别与中原殷商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相若。而以杖代表神权王权、使用黄金面具等,又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普遍的文化特征相似。

学术界认为,早在4000年前,古蜀国就通过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长期开展对外贸易,并因此与域外不同文明保持着频繁的交流,进而形成其独特气质。

在海权兴起之后,成都身处大陆腹地,其对外交往和文明交融的中心地位被掩盖了。不过,随着成都重构通江达海的大通道,积极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崛起成为内陆开放高地,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枢纽,历史荣光逐步重回。

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就明确成都“对外交往中心”的定位。目前,在成都开设的外国领事馆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排在上海和广州之后。2019年成都双流机场出入境旅客检查量首次突破600万人次大关,仅次于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三大机场。

2022年5月,《成都市“十四五”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建设规划》出炉,该《规划》(下称《规划》)系统谋划了成都如何加快推动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建设。提出要以经济、文化、科技为核心功能,构建国际对外交往新格局。

《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聚焦“四个全面提升”战略,将成都建设成为承担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重要舞台、聚集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开放高地、彰显天府文化魅力的独特窗口。《规划》进一步强化了成都国际交往平台赋能,加快拓展对外开放新优势,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打造面向全国、链接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心。

在打造多向度战略大通道体系,成都将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和构建“7+5”国际铁路通道、铁海联运通道。大力发展国际通程中转联运航线,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形成辐射全球的洲际骨干航线和覆盖亚洲的中短程快线网络;加速巩固拓展“西进欧洲、北上俄蒙、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网络,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功能。

202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109.2万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货邮吞吐量61.1万吨。国际(地区)客运市场回暖,完成旅客吞吐量35.3万人次,同比增长56.4%;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22.1万吨,同比增长53.7%,创历史新高。

从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开通至今,成都国际班列10年来累计开行已超2.2万列,联通境内外130余个城市,在波兰马拉舍维奇、老挝万象、越南河内3地设有运控中心,形成了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越)班列、东部铁海联运班列等多个国际班列协同运行的体系,助力四川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开放新格局。

在文化交流方面,成都提出打造“三城三都”,即是指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成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城市能级不断跃升的时与势,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重大机遇。

今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蓉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内地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对于成都而言,这既是一次共享发展成果的盛事之举,也是一场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亲密连接。